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二号任务设计周期10年左右,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这是继探月、探火后,中国人在浩瀚星宇的又一次重要探索之旅。
今天(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如巨龙般腾空而起,探测器顺利入轨,太阳帆板正常展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郭忠来:本次任务圆满成功。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跑好了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
本次任务01指挥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张润红:天问二号是一个重大工程,我这一棒已经圆满完成,希望它后续探测、采样、返回,都能圆满成功。
火箭研制团队与探测器研制团队历时5年协同迭代,形成“轨道参数探测闭环”,确保发射窗口万无一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用一个词来形容,应该是“丝滑”,01指挥下口令,到控制指挥再到操作手,他们三个配合得非常默契,很丝滑,最后起飞只有零点几秒的偏差,非常好。
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包括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同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天问二号任务新闻发言人韩思远:天问二号是我国首次实施的行星际取样返回任务,它主要是开展对2016HO3小行星开展采样返回以及伴飞探测等任务,同时在完成相关任务以后,还将飞抵311P主带彗星开展相关探测活动。
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7颗地球准卫星之一,和地球一同环绕太阳运转,是一颗非常稀缺的小卫星。
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工程副总师刘建军:我们通过在轨的这些科学探测,再加上样品的返回,我们希望对它的起源能够有一个新的认识。
天问二号任务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整个设计任务周期10年左右。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曾福明:通过对这些小行星的探测,也能验证我们深空探测的一些技术,对我们的技术提升也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