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国内时讯

新征程上的法治奋斗者: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5-07-09 09:50:43  点击: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坚持法治为民,认真履行化解矛盾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职责,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名司法行政领域代表围绕“践行为民宗旨建设法治中国”与中外记者现场交流。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一处一级主任科员蔡小凤的答案是“要练就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也是解决“民告官”争议、维护群众权益的救济渠道。2024年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增长将近一倍,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选择通过行政复议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行政复议一线办案人员,近十年来,蔡小凤累计办理1000多个案件,一面倾听群众诉求,释法说理;一面检视行政行为,监督纠错,成功化解了不少案件,比如为三四十户养殖户争取到因腾退养殖场而获得的行政补偿,帮助求学青年恢复学籍等。

“我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让每一位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蔡小凤说。此外,通过变更不合理处罚数额、制作调解书责令行政机关缩短涉企行政处罚公示期等方式,她直接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见面会现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摄

在直接纠错的同时,蔡小凤累计向相关部门制发20多份行政复议意见建议书,及时指出违法或不当行政执法中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意见,力争“办结一案、规范一片、治理一域”。

同样是办理案件,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张毅形容自己更像一名“中立的裁判员”。

张毅日常的工作是利用仲裁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高效便捷、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通俗点讲,仲裁就是双方有了纠纷都自愿找到这名裁判员来评评理,这名裁判员听完双方说法后给出公平公正并且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这样双方的纠纷就不用通过打官司也能得到迅速解决。”

张毅介绍,这个解决方案是有法律效力的,谁不执行都可以申请法院的强制执行。仲裁在国际上可以通过纽约公约得到缔约国承认和执行,这是仲裁最大的优势和特点之一。

张毅曾办理过一个企业向外国出口产品的案件,该案件交易是在外国,企业在立案时,提出在境外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广州仲裁委员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即与该国有协助关系的某国际商事仲裁院进行了解,请求协助,进而使得企业依法在该国完成取证。在审理阶段,又应企业要求,通过该院在线调解系统对双方进行调解,多轮谈判后,终于得出了继续履行合同的和解方案,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像这样协助出海企业化解纠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案件我们还有很多。我们始终秉持仲裁为民的服务理念,全力协助企业化解跨境纠纷,同时运用我们的专业水平,全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最坚实的法治保障。”张毅说。

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沫含把案件办上了雪域高原,办到了祖国边陲。2019年7月,她报名参加了司法部“援藏律师服务团”,前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三年援藏工作结束后,她又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继续开展了两年志愿服务。

五年间,刘沫含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40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000余份,开展法治宣讲200余场。援藏援疆期间,她累计为各族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她还通过诉前调解成功化解矛盾纠纷,既减轻了法院诉讼压力,又降低了群众的诉讼成本,通过开展普法讲座,在当地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法治带头人。

在这个过程中,刘沫含深刻认识到,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律师扎根基层,通过一件件案件办理、一次次普法宣传,让法治信仰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我愿意继续做法治中国建设的‘铺路石’,用专业和坚守,为法治中国建设作贡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刘沫含表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