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2017年美国男子迈克尔·罗哈纳掰断并盗走一尊正在费城展出的中国兵马俑的拇指。尽管被盗拇指后来被找回,但这一事件仍引发广泛关注和谴责。时隔近六年,作案男子终于获刑。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费城联邦法院9月6日判处罗哈纳缓刑五年,并处以5000美元罚款以及100小时社区服务。罗哈纳在庭审中向家人和中国政府致歉,并表示,历经此事,他明白这些文物应被尊重,不该被毁损。请听中国之声国际新闻编辑邢斯嘉综合报道:
历经六年,在美国展出兵马俑拇指被盗案迎来审判。2017年12月21日晚,事发地美国费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正举行着一场派对,来自特拉华州的24岁男子迈克尔·罗哈纳也是派对的参与者之一。当晚9点15分,罗哈纳偷偷溜进一个已经闭馆却没有锁门的展厅,看到了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兵马俑。他站上陈列台,手臂搭在兵马俑肩膀上来了一张自拍。最后,罗哈纳悄悄掰下了兵马俑的大拇指并将其藏在衣兜里带回了家。
直到几周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才发现这个兵马俑的大拇指不翼而飞。调查人员随后通过指纹和录像锁定了罗哈纳,并在其家中找到了折断的拇指。罗哈纳对事实供认不讳。
此后,罗哈纳被起诉的罪名包括从博物馆盗取重要艺术品并藏匿以及跨州运输赃物。2019年,该案第一次开庭审判,罗哈纳仅承认醉酒错误,陪审团多数竟赞成其无罪。但最终因陪审团意见不一致,当地法院判决审判无效。此后,因为疫情等原因,该案审判推迟至今。
据《纽约邮报》报道称,2023年案件重启。4月初提交的法庭文件显示,罗哈纳已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同意承认相对较轻的“在州际贸易中贩运考古资源”罪指控。
9月6日费城联邦法院最终判处罗哈纳缓刑五年,并处以5000美元罚款以及100小时社区服务。罗哈纳在庭审中致歉。助理检察官牛顿当天表示,罗哈纳的行为已对国际文化交流造成“永久损害”。
展览中方举办单位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曾表示,在40多年来超过260次的文物外展中,如此恶性的事件“前所未有”。而且受损的兵马俑是当时数千个中少有的被完全复原的兵马俑之一,保价高达450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3108万元)。被损坏的兵马俑拇指是在出土时断裂的,经修复后赴美参展,掰断处正是修复处。
2018年4月,受损兵马俑及同批次的一百余件(组)参展文物全部回国,相关部门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批后的修复方案进行修复。
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还称依法启动追究民事责任部分,并依照《展览协议书》进行经济索赔,其中法院判决书将成为索赔谈判的重要依据。“手指事件”后,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及费城市政府均正式致函道歉。
专家表示,兵马俑的发掘和修复工程并不容易,“被破坏只需三秒,而修复却要半年甚至更久。”秦始皇陵博物院副研究员兰德省从事秦俑修复工作26年,修复了至少150多件。他深深感受到秦俑对研究中国军事史、艺术史和科技史的巨大价值。他提到记忆中最复杂的一具兵马俑修复工作整整耗时两年多。
兰德省介绍说,就清理和保护我们一件军民甬从开始提取一直到最后的我们完成两年的时间。因为秦俑的制作是分段制作,先给你制成模子,裂缝结合刻、捏、拉、针。贴稍微一个动作就变了,另外一个人等于。因为它这个残段不是一个标准的,我们必须要拿绳子,力度一定要小。要不然容易再给勒坏了。最后档案里边的必须对每一个陶俑的现状头和它的被害图都要经过图纸的形式表示出来。在后来人要进行保护修复的当中,我们有原始的头的资料,一定要有依法办案,一个身份证。
兰德省说,事实上,这些沉重的秦俑上的每一个印记,有指纹,有彩绘,有制作的痕迹,有掉落的发丝,还有陶工的名字。能够看出,它们不是一件件活计而已。(完)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