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国内时讯

二十四节气|寒露养生做好“三防” 三处要暖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23-10-08 09:34:14  点击: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 古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10月8日是寒露节气。此时露水更多且带有寒意,顾名寒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杨婕介绍,寒露节气,北方已经进入深秋,白昼渐短、黑夜更长,符合阳消阴长的趋势。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此时我们人体的阳气向内收敛,呈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状态。此时,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防干燥

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季在五脏中应于肺,而肺喜润恶燥。因此,需补足水分。晨起时饮用温水,可更好的被胃肠道吸收利用,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宜适度减少,避免大汗出的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津液耗伤。

空间加湿很重要,保持鼻咽、气道的湿润,可以有效的增强鼻黏膜的湿润度和抗病能力,可使用加湿器保证空间的湿度,建议湿度在40%-60%之间。

注意温润饮食,少吃辛辣、燥热伤津的食物,可适当补充有温润、滋养性质的食物,如蜂蜜、山药、芝麻、核桃等。通过中医茶饮的方式可以帮助机体润燥生津、预防便秘,如搭配选择枸杞子、麦冬、乌梅、西洋参、肉苁蓉等。

防风寒

秋风萧瑟,早晚气温偏凉,需注意避免过多食用性寒食物,早晚外出增加衣物。杨婕强调,寒露节气,尤其要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

1.暖口鼻:对凉风敏感的人群可佩戴口罩,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

2.暖腹部:除注意腹部的物理保暖,更需注意避免跟风大量进食瓜果及螃蟹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3.暖足部:足部是由心脏开始血液循环最远的部位,保证足部的温暖,有助于血液循环的顺畅,尤其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

防悲伤

古有“伤春悲秋”的说法,秋分萧瑟、万物凋零,此时,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等症状的人,以及心情不畅、消化不良、易怒、乏力等人群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光照,在室内时应保持室内亮度,适当增加户外晒太阳时间,身体条件允许的人群可以登高望远,强健体质、陶冶情操。

2.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老年人群10点左右开始入睡,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中午可小睡一会儿,防止困乏。

3.可以擅用音乐、香薰、冥想的方式以愉悦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