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根据空气质量预报,11月8日至10日,北京市将发生一次中度污染过程。北京市将于11月8日0时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这几天的污染状况将如何发展?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测,11月7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市继续受弱偏东偏南风的影响,入夜后湿度水平进一步增大,区域传输叠加本地积累转化影响,预计污染浓度会持续上升。区域上看,北京市周边河北省廊坊市及保定市、石家庄市均已达到轻度污染级别。
未来三天(8日至10日),随着北京市及区域总体进入均压场和低气压场的控制,最大相对湿度接近饱和,地面弱南风,有逆温发生,浓度水平将逐渐提升,区域空气质量进一步转差,北京市在8日至10日空气质量将以中度污染级别为主,其中9日部分时段还有可能达到中-重度污染级别。
为何秋冬季频繁发生污染过程?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介绍,污染过程的发生根本上还是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于环境容量,尤其是到了秋冬季。一方面,秋冬季北方进入采暖期,受整个区域燃煤电厂、锅炉等排放影响以及一些地区还存在散煤燃烧的情况,污染排放量有所增加,明显高于春夏季。
另一方面,秋冬季本身的气象条件,更加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进入秋冬季地面气温明显降低,逆温、早晚高湿有雾等现象较为频繁,大气层结相对稳定,空气流通性差,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积累;此外高湿环境导致大气化学反应更加活跃,污染物吸湿增长速度加快,二次生成更为剧烈。更大的排放总量叠加更为不利的气象扩散条件,导致秋冬季的环境容量更低,污染更容易积累,污染程度也更重,持续时间更长。
不利条件下如何应对污染过程?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为应对污染过程,全市将启动一系列倡议性和强制性的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醒,儿童、老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一般人群也需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根据最新的预报,预计11月11日前后,在北部冷高压系统的扰动影响下,地面转为弱偏北风,同时中层气温降低,静稳状况打破,扩散条件逐步好转,北京市空气质量将有所改善。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