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仲春时节的序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初响,唤醒沉睡的蛰虫,万物在节律的变换中复苏,生机勃勃。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拟古 其三》中,诗意的描绘了在仲春二月的春雷声中,沉睡的蛰虫纷纷惊醒,沐浴春雨的草木,枝繁叶茂,肆意舒展。
《饮膳正要·四时所宜》提醒我们:“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在惊蛰这一天,各地都有独特的食俗。尤其在许多地方,人们习惯吃梨。此时,万物复苏,病毒也开始活跃,许多人会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炖上一只梨,不仅能润肺生津,还能缓解咳嗽。若咳嗽伴有痰,不妨用梨皮煮水饮用,更能有效止咳化痰。这一传统习俗,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节律的敬畏,也寄托了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