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正式入伏,这也就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来临了。此时阳气最盛,根据中医理论,一些有虚寒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冬病夏治,通过贴敷温阳散寒的药物,从而达到治疗虚寒病症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贴“三伏贴”。
在我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记者看到不少市民都赶来贴三伏贴,现场秩序井然。患者郏亭亭告诉记者,她已经坚持贴三伏贴好几年了,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三伏贴无毒副作用、适应人群广,每年,众多家长也选择在三伏天为宝宝进行贴敷治疗,充实儿童阳气,达到防治冬病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不完全是大人的缩小版,在治疗时,根据他的生理病理的不同,用药也是不同的。
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王海风表示,三伏贴是根据省中医的重要配方,结合海阳的气候特点,加以改进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不同,配方不同,穴位的组合也不同,经过十余年的临床观察,病人反应效果非常明显。
三伏贴适用于多种疾病,只要将三伏贴贴在相应穴位上,就可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但“三伏贴”治疗也需注意过敏等反应,贴敷后出现局部皮肤红赤、小水泡,都属于正常现象,治疗期间要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个别皮肤过敏、糖尿病病人,不建议穴位贴敷。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贴”治疗尽量要遵循最佳时间点。今年三伏天的时间为:初伏(7月11日——7月20日),中伏(7月21日——8月9日),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