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于每位考生都是一次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考试,只有拼尽全力地积极备考,才能在数以千万的高考大军中脱颖而出,被自己心仪的院校录取,如果家里有一位应届的考生,那一定是家人重点关注的,家人会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孩子的高考中。
各位考生交完答卷,知道了高考成绩,也还不是放松的时候,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后续环节,就是志愿填报了,七分考三分报,如果在志愿填报没报好的话,也不能说明高考是成功的,还可能辜负了自己十余年的寒窗苦读。
现在2020年的高考已经圆满落幕了,不同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相继出炉了,各大院校正在31省份按照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和专科的顺序开展招录,就算提交了志愿,在录取通知书还拿到自己手上的时候,还不是庆祝的时候,因为在志愿招录期间,还会遇到滑档。
有一位今年应届的四川考生,看到孩子的高考成绩是630分,全家都很开心,在填报志愿时,孩子查了之前的录取分数线,觉得自己的高考成绩应该够本科一批的分数线,考生就填报了2所自己心仪的高校,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是浙江大学,其他的高校都没有报考,这位考生真的很想上这2所大学,还服从了调剂。
结果,这位680分考生遭人大和浙大双双滑档,浙江大学是因为最低的投档分数线是682分,这位考生的高考成绩没够,中国人民大学虽然680分达到最低投档分数线了,但小分成绩没有比过并列的考生,还是意外滑档了,现在考生是完全自由的状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家长很着急,想寻找大家帮忙想一下办法。
那么考生在录取时为什么会被滑档呢?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的招生章程是这样的,对于达到该校录取标准的考生,会以投档成绩来依次按顺序进行招录,如果出现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会按各省规定的同分排序标准进行招录,如果同分排序后还是无法确定最后的名额,该校会采用预留计划进行录取,中国人民大学的招录原则就是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按照招生计划自上往下录取,如果招录的考生人数满了后,多出来的考生就会被退档,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在四川覆盖的计划招生人数是65个,录完第65个后,对后面考生就不会录取了。
如果在录到最后一个名额时,出现成绩相同的考生,会按同分排序来依次比总分-数学-综合-语文-外语分科的成绩,估计这位考生应该就是在分科成绩上输了,被滑档了,如果两个同分的考生,从总分到分科成绩还一样,还是不能决定这一录取名额属于谁,就按同分考生排序不相来定了,排在前面的那个被招录,后面的被退档。
如果像这位四川考生一样,分数够中国人民大学,还服从调剂了怎么办呢?
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政策是这样规定的,所有专业录取都没满足的考生,如果参与服从调剂的话,会把该考生调剂到招生计划还没招满的专业中,所有专业录取都没满足的考生,但又不服从调剂的,就只好退档了,简单来理解就是,对于高考成绩够中国人民大学退档线,又参与服从调剂的考生,会被没招满的专业录取。
也就是说需要等中国人民大学各个专业的招录计划全部完全之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有在招生计划内没满的专业,你就会被分配到那个专业中了。
你可能会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最后录取的几名考生,就算考生参与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服从调剂,也得符合该校的招生条件,比如体检结果、口语能力、外语能力、单科的成绩、学考的等级、综合素质的评价等也需要达标,就算你参与服从调剂了,这几个条件中有1个不符合的,还是照样会被退档。
寄语:
四川省内一批平行志愿是能够填报9所大学的,这位考生也太不认真了,只填了2个,把那7个都自行放弃了,这种拼一把只报考心仪的想法还是很冒险的,各大高校每年的分数线都是变化的,填报志愿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风险太大,还是要慎重报考,要填一个稳中能走上的,还得填一个保底的院校,以免出现没有高校录取的情况。
大家觉得这位考生该怎么办呢?
来源:腾讯教育
编辑: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