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李峥苨/摄 人工智能浪潮下,青年该如何阅读?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场以“思政育人·悦读中国”为主题的人工智能时代阅读创新实践思享会在中国青年报社举行。 思享会现...
发布:2025-04-21阅读:
从教36年,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知识与价值的交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当AI能代写《西游记》读后感,当短视频将《红楼梦》切割成“爆款片段”,我们更需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用深度阅...
发布:2025-04-21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AI时代,这一阶梯延展出更多可能性——AI朗读解放双眼、AI分析快速提炼知识点……不过,AI工具让阅读方式更为多元、有趣的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4月18日,中国青年报社发...
发布:2025-04-21阅读:
白色鸭舌帽、亮橙色polo衫……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现场,随处可见的一抹抹亮色身影就是本届消博会的志愿者——“小椰青”(海口市对青年志愿者的昵称——记者注)。据悉,本...
发布:2025-04-18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当大数据和算法已经能够轻松为每个人带来人类知识的精华,阅读是否还有价值、还有必要? 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思政育人·悦读中国”特刊,邀请了10位来自“...
发布:2025-04-18阅读:
今日,指尖滑动屏幕便可获取海量信息,但碎片化的“浅阅读”如同速食,能果腹却难滋养心灵。 这让我想起柴窑烧制紫陶的过程——窑火昼夜不熄,温度精准把控,急不得,也省不得。深度阅读亦如是:它要求我们...
发布:2025-04-18阅读:
纸质书与电子书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主流,但我自己仍偏爱纸质书的“心流体验”,纸质书的触感和不被手机干扰的专注感,让人更容易沉浸于文字世界。而电子书更多扮演着高效筛选信息的角色,...
发布:2025-04-18阅读:
少年时期,在连环画里追逐悟空西行斩妖除魔、跟随梁山好汉惩恶锄奸、陪伴鲁滨逊大海漂流。大学时期,图书馆是大学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几乎无差别地阅读,每个书架旁边都有过我的影子。好读书的习惯一直延...
发布:2025-04-18阅读:
阅读习惯的养成宜早不宜迟,受祖父影响,我幼年与阅读结缘。20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取书籍的主要途径是图书馆,借阅条件并不便利,只有周末才能办理借还书业务,且馆内新书稀缺,大部分都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旧...
发布:2025-04-18阅读:
近日,“强国总师思政课”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以“核以报国核以为家”为主题,向在场清华学生授课。 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的指导下,...
发布:2025-04-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