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考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分叉口,将直接决定学生们未来是进入职高还是普高,尤其是现在普职比已经调整到了5:5,初中生的压力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初中其实就是一个分水岭,很多学生明明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不错,但是到了初中之后,成绩却开始直线下滑,家长有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
但水有源树有根,很多初中生在成绩下滑之前都是有征兆的,家长平时一定要多关注学生,如果发现以下这3个征兆,一定要及时干预,否则可能就会成为成绩下滑的“导火索”。
第一个,学生开始过分地注重自己的外在。初中生14.5岁的年纪,开始注重打扮很正常,家长也应该尽到为学生整理好仪容仪表的义务,经常为学生添置些新衣,以免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如果家长发现,学生对于外在开始过分注重,新衣服穿了没几次就想买新的,上学之前花更多的时间在整理衣服发型等这些事情上,家长就要注意了,一方面学生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在学习上,另外很有可能学生早恋了。
第二个,学生开始追星。追星这件事现在好像在中学生这个群里特别常见,家长如果发现学生开始追星,不要绝对禁止,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更加叛逆,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
如果学生能够把偶像当成自己奋斗的目标,当成自己前进的动力,或许追星可能还会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为了追星,乱花钱,没有心思学习,那么就离成绩下滑不远了。
第三个,学生开始偏科。小学阶段学生只有语数外三科,英语在低年级的时候,很多学校也是不进行考试的,但是到了初中之后,需要学习的科目一点一点地开始增加。
这个时候,如果学生不能分配好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或者太过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出现了偏科,学习成绩就势必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数学,在中考时所占的比重最高,擅长和不擅长的同学,差个二三十分都是正常的。
另外,物理和化学影响也很大,因为这两个科目学习的时间比较短,一旦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留给学生追赶的时间,也比较少,即便是顺利通过中考考上高中,理化这两个科目不好,对于高中的成绩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各大政策的出炉,中考对于学生的挑战,已经有赶超高考的趋势
现在的初中生一方面要面临中考分流政策,5:5的普职比,意味着考生的成绩至少要保持在中上,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被分流到职业高中,被迫率先一步开始职业规划。
另外一方面,现在公立初中已经不能再接收复读考生了,考生如果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就读私立高中,且不说私立高中的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昂贵的学费让家长承受更多的经济压力。
就说去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复读,学生需要重新适应老师和同学,适应环境,还要承受相比应届生来说,更高一倍的备考压力,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距离2022年中考还是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家长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越是临近中考,考生们的备考压力也就越大,这个时候,学生们非常容易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家长已经关注了学生三年,这个时候,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了。
但这个时候,家长已经不能在发现学生出现什么问题时,就不管不顾地对学生提出批评了,而是要安抚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排解备考压力。
家长不要觉得学生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听到学生觉得有压力,就觉得是好事,有时候压力超过了学生能承受的负荷,可能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一根稻草。
这个时候,家长能做的就是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为学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多给学生繁重的备考生活,带去一些欢乐,站好初中阶段的最后一班岗。
笔者寄语: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家长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最有力的后盾,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矫正。
但是家长也要注意教育方式,14.5岁的年纪,也正值青春期,内心比较叛逆,所以多和学生以朋友的语气沟通,引导大于批评。
来源: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