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7日,两场庄重而简朴的公益生态安葬及共祭仪式在济南市玉函山安息园举行,近60位逝者家属选择让亲人回归大地,与鲜花为伴。据了解,与往年相比,这几年参加生态安葬的不再仅为低保户群体,越来越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市民开始接受节地生态安葬。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目前山东生态安葬率约为30%。为了倡导更多市民选择生态安葬方式,济南、青岛、泰安、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济宁等市对选择骨灰撒散、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家属进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1000元-4000元,受益群众2000余人。从2018年1月1日开始,济南市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力度,对骨灰撒散或骨灰海葬、河葬的,奖补4000元;对使用可降解骨灰容器或骨灰直接入土不留标志的,奖补3000元;对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奖补2000元。
节地生态安葬,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据悉,山东每年平均火化尸体近60万具,约占全国火化总量的十分之一,传统的墓地安葬方式,日益凸显占用土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弊端。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全省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接受度逐步提高。据悉,青岛市自开展骨灰撒海以来,约有2万具骨灰撒入大海,节省土地50余亩,节约开支4亿多元。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