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访 东昌府新闻网-聊城视音频新闻门户网站

手机网站  |   帮助中心

首页 > 本地资讯 >本地新闻

聊城持证社会工作者只有184人 大众认知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缺口大

作者:东昌府新闻网 发表于:2017-04-01 09:43:51  点击:

3月是雷锋月,聊城市学雷锋浪潮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近期正值社会工作宣传周。其间,我市各县(市、区)民政局集中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点、发放《社会知识问答宣传手册》等资料向公众普及社会工作相关知识,有力推动社会工作知识在社区中广泛传播,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度。

  但与此同时,一个严峻的现实也摆在面前:2016年,我省共有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12943人,而我市只有184人。

  目前,我市社会工作队伍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势在必行。

  背景 大众认知度不高、政府扶持不够、专业人才缺口大

  据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群众文化、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的职业,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因此,通过采取提升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工作机构培育、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壮大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大力推行社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决策部署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已经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市社会工作起步晚,还存在大众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不高、政府的财政扶持不够及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缺乏等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市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尚不完善,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人才缺口比较大,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亟须从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开发岗位等方面对社会工作发展加强力度。

  意义 满足群众所需,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工作人员介绍,发展社会工作意义重大,具有多重价值: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随着人们物质生存问题逐渐解决,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大量涌现,成为当前保障民生的最大问题,如城市流动人口融入、农村留守人员照顾、老年人养老、残疾人与失独家庭关爱等。

  这些服务需求的满足单靠政府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服务体系。社会工作恰是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由植根基层的专业服务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传递政策、反映诉求、链接资源,及时提供生活帮助、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关系调适、权益维护、潜能发掘等服务的制度,可以弥补政府不足,满足群众所需,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工作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这是当前我市许多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面临的困惑,其症结就在于工作观念与方式未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社会工作坚持人本原则、利他主义、助人自助与尊重、接纳、包容、友善的现代理念,方法上更加科学与专业、柔性与灵活,更加突出个人感受与人文关怀,突出社会层面与心理层面的支持,是与当前社会现状更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工作人员表示。

  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教育、司法等领域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引入社工理念,普及社工知识,运用社工方法,并与多年积累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经验相融合,这是解决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又不多的有效途径。

  探因 体制机制不健全影响人才队伍建设

  据了解,国家从2008年开始实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我市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及持证人数持续增长,报名人数从2008年的十几人发展到2016年500余人,报名热情持续高涨,考取证书人员不断增加。

  不过,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依然较为薄弱。虽然近几年来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逐年递增,但递增幅度较山东先进地市仍有较大差距。

  截至2016年全省共有12943人获得职业水平证书,我市只有184人,其中初级108人,中级76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足,严重影响我市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我市社会工作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成为影响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此外,在社会工作的领域(福利、救助、社区、司法、教育等)中,社区是开展社会工作的核心领域,也是其他领域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但是,我市社区治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社区行政化倾向明显,工作人员负担重,为民服务专业水平低、待遇低,不能满足居民服务多元化需求。在我市180个城市社区中,目前都还没有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市社会工作队伍发展壮大。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专业社会组织发育仍然较为薄弱,“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专业服务,主要由专业社会组织具体承接,我市只有5家民办社工机构,且大部分只有一到两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我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而且,我市推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不大,资金不足,社工机构运行缺少资金支撑,影响了专业机构的成长和发展”。

  观点 发展社会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多措并举

  如何多措并举,大力推动发展我市社会工作?对此,记者也进行了了解。

  “首先,要大力引导和支持社工机构发展,着力增强购买服务能力。”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我市成立了首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聊城市蒲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现了社工机构“零突破”,近几年通过降低门槛、鼓励志愿者机构转型等措施,截至2016年底共培育了5家社工机构,为我市推行购买社工服务奠定了基础。

  其次,依托专业社工机构,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社区治理体制。近几年来,市民政局通过推行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机制,选择部分试点社区以项目化方式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比如,新区街道中巨社区依托蒲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闪烁星星”社工项目,为社区内自闭症儿童提供关怀。一年来,“闪烁星星”项目共组织活动30余次,帮扶自闭症家庭98户,重点帮扶自闭症家庭10户,受益人群约有350人,自闭症孩子得到了成长和进步。

  此外,积极探索社会工作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给予一定的岗位补贴,激发社会工作者的活力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将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培训、岗位开发、人才激励、购买服务等社会工作服务。

  最后,开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大力扶持社会工作专业机构。通过购买社工服务、降低门槛等方式,重点扶持和发展为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失业人员、低保对象、扶贫对象、受灾群众、进城务工人员、药物滥用人员、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来源:聊城晚报      编辑:刘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