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寺街道坚持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打造文化服务阵地,不断提升农村精神面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挥“铸魂”价值。
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培育农民文化自信。闫寺街道充分发挥乡村内部主体作用,积极开展“村村有好戏,户户有能人”活动,充分调动本地人才的积极性,成立了由退休干部、老师等组成的“冯庄文创协会”,常态化为群众提供惠民文化演出等活动。同时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东昌葫芦雕刻展”等活动,让学生系统了解当地乡村文化的历史内涵和重要价值,增进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乡土文化情怀;充分利用乡土本地人才,因地制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优秀模范青年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创富增收,号召广大民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传播乡村文化声音。闫寺街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惠民活动,普及文化知识,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活动供给;充分挖掘群众身边的“宣讲专家”,从基层工作者、优秀志愿者等群体中选拔组建了10人的“红色宣讲团”,贴近基层理论宣讲需求,常态化面向群众开展“一刻钟宣讲”、“巡回宣讲”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开展活动上千场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传播乡村文化声音,增强乡村文化自觉。
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倡导美德健康生活。闫寺街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激活乡土文化内在价值。成立红白理事会,鼓励村民反对盲目攀比,以简约的婚礼登记仪式代替大操大办的婚礼习俗,形成良好乡风,提倡多样化生态葬,破除乡村传统陈旧思想。整治宗教信仰乱象,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依托“小红”和“小蓝”工作室,将法治观念融入乡村新风尚建设,充分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家风家训,焕发乡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自信。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搭建乡村文化振兴载体。闫寺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搭建新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提供乡村文化活动平台,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持续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将乡村文化振兴落细、落小、落实,让乡村文化振兴的举措走进农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满足农民的新期待;提供乡村文化活动平台,打造高质量志愿服务项目。成立“闫”艺新时代等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立“头等大事我来办”工作室,推动资源服务常态化、品牌化和精准化。同时,将乡村文化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建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聚焦传统非遗工艺,深刻挖掘东昌葫芦雕刻、菩提豆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持续开展非遗推广体验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致力于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生态育苗、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依托闫寺街道新时代文明所(站)、东昌府区烈士陵园、聂子政纪念馆、凤凰集将军胡同等文化阵地,以学习宣传党史教育为抓手,突出“学、讲、评”三个关键环节,积极开展一系列宣讲观摩活动,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闫寺街道将继续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农民的获得感,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可观、可感的事实,更好满足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