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亦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力量之源。闫寺街道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坚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塑造特色品牌、深入移风易俗,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思想道德和文化支撑。
(一)强化统筹,文化阵地量质同升
闫寺街道充分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凝聚合力,顺利构建“1+14+N”工作模式,即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N”个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站、文体广场,辖区覆盖率达100%,为乡村文化进一步振兴提供场所保障。
(二)深挖资源,文化品牌有力塑造
以群众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辖区内特色资源为落脚点,打造了“红色‘闫’线”“‘闫’传身教”“‘闫’艺新时代”等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项目,开展道德培养、文体娱乐、爱国教育、文艺演出、红色宣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800余次。
(三)传承工艺,非遗文化焕发生机
对辖区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统计,建立非遗档案,开办非遗体验工坊,串联辖区资源,探索出“非遗+产业”的发展新路径。打造集东昌葫芦雕刻、陈氏养蜂技艺、菩提豆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于一体的文化传承全链条。
(四)文化惠民,群众需求不断满足
常态化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组织成立乡村阅读志愿服务队,共开展“乡村阅读季”活动200余场。重视对本土文化队伍培养,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比赛和“线上+线下”专业化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激发队伍创作出更高质量文艺作品。
(五)倡树新风,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着力优化红白理事会成员和制度,建章立制,破除陈规陋习,确保移风易俗有抓手。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和道德模范评选宣传活动,发挥模范带动引领作用,构建新时代文明乡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六)信义建设,基层治理激发活力
深化“美德+信用”建设融合发展,所有新村、社区全部开设“美德超市”,凭借信义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借助“积分菜园”盘活闲置荒地资源,利用“信用小院”助力民主协商,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