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有调查显示,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00后已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近日,记者尝试在多个社交、短视频App上搜索发现,“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变瘦”等,都是近一个月的热门话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也不例外。整容固然是变美的“捷径”,但对于心智与生理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而言,整容乱象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觑。如何给暑假青少年“整容热”降温,是摆在各方面前亟待回答的问题。
青少年热衷于整形,被大肆贩卖的“容貌焦虑”是罪魁。尤其一些医疗美容机构,通过美容博主、网红主播来制造“容貌焦虑”,并借机牟利。被热炒的“小鹿眼、嘟嘟唇、A4腰”之类的“标准美”,也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审美观念,而“好额头七分财,不富也镇宅”“一面好相,十年好运”“好看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有更多机会”等营销话术,将能力、人格、财富、运气与容貌联系在一起,更是加剧了年轻人的“容貌焦虑”。
与“整容热”伴随而生的是各类医疗美容机构野蛮生长,很多机构甚至全无资质,打着美容幌子行医疗整形之实。这些“野鸡”机构不仅存在虚假宣传、价格虚高、诱导消费等乱象,更关键的是,还存在巨大安全风险,整容不成反毁容的案例不在少数。
现在很多医疗美容广告,往往只吹嘘变美的好处,却对手术风险只字不提,让消费者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美容上,忽视了前面还有“医疗”二字。一些青少年也因此失去了安全意识,转而心安理得接受可能资质全无的“整形师”在自己的脸上“动刀子”。
暑期出现的青少年“整容热”要降温,首先就要强调正常的审美观念,不能让畸形审美观念影响青少年。市场监管总局曾在2021年11月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广告乱象背后的九类情形,但一些机构打擦边球,通过所谓的“面部美学”科普形式等,继续贩卖“容貌焦虑”。对于此类“变种”监管部门与提供信息传播的平台,都应加大监管或审核力度,从源头上降低青少年被“容貌焦虑”毒害的风险。
另外,要对资质不全的医美机构进行整顿治理,对医美从业人员的资质从严审核,别让“速成班”学员混成专业医疗人士。清理无资质的机构与从业人员,也能让确有整容需求的青少年少踩坑。此外,家长也要当好孩子容貌观、审美观的引路人,与孩子一起对抗“容貌焦虑”和无良机构的忽悠,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