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肥圈中,“不吃主食可以帮助减肥”这一观点十分流行。很多人认为,吃主食不仅没什么营养还会导致体重增加。那不吃主食真的可行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央广营养课》节目特邀专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朱大洲。
主食对维持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有三大来源,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专家表示,主食在膳食中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不吃主食有很多弊端。
1、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基础代谢率会处于较低的水平,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基础代谢率低对减肥非常不利,体重不仅降不下来,还可能把自己折腾得弱不禁风。
2、平衡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脂肪供能比20%-30%,蛋白质10%-15%左右,可见碳水化合物占了一半以上,是最主要的供能方式。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身体就会转而依靠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供能,但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时会产生胴体和含氮代谢废物,会增加肝肾负担,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酮症酸中毒、高尿酸血症、肾结石等多种疾病。
3、长期不吃主食,大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葡萄糖,脑细胞就会受损,可能引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脑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部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是和长期不吃主食而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量有很大关系。
如何科学地吃主食?
专家介绍,普通人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每天摄入薯类50-100g。
朱大洲提醒,精米白面也是主食的一种,但由于过度加工,表皮的营养成分比如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损失较大,剩下的主要是胚乳部分的淀粉,所以长期吃精米白面确实不利于身体健康。
另外,专家提醒,慢性病人群应根据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主食,糖尿病人应选择低GI主食,肾病病人选择低蛋白主食。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