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治疾病,许多家庭习惯储备常用药。然而,大多数的药品有保质期,由于一些家庭非理性囤药、备药用药欠科学等原因,导致大批药品“到期即弃”,造成浪费。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科学备药的科普宣教,发布常用家庭药品储备指南,同时探索建立合法、安全的余药共享平台,完善药品回收机制,多方发力,共同防范“小药箱”滋生“大浪费”的风险。
非理性囤药造成浪费
今年以来,关注家庭药品浪费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如#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网友囤1000片退烧药全砸手里了#等。网友们分享曾经的“抢手药”如今在家“积灰”的经历,引发大量共鸣。
家庭药品浪费的现象存在已久。广药白云山发布的《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2004-2014)》指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我国每年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浪费达1.5万吨。”有专家分析,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养成了备药的习惯,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家庭药品浪费风险不容忽视。
记者调研了解到,家庭药品浪费的成因,同时存在于药品的消费端与销售端。
在药品消费端,一般消费者对于家庭备药量认识不清。在没有医生或药师指导的情况下,一般消费者因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自行购药时难以综合考虑每次用量、有效期,有的消费者甚至未能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流行病传播较集中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极不理智的囤药行为。
除了备药量外,备药的品种选择同样存在问题。部分网民应对流行病热衷于参考“网红药品清单”,但多位受访临床一线医生认为,部分清单中的药品并不科学。比如,此前网传应对新冠“腹泻株”XBB的药品单位中,抗菌药物诺氟沙星在列。对此,有医生指出,抗菌药对病毒引起的腹泻无效,个别患者购药后才发现不对症,只能暂时“束之高阁”。
在药品销售端,部分促销行为客观上催生了盲目备药。记者在线上线下的药品销售平台和有关机构采访发现,常见药品多以“多买多折扣”促销。在广西南宁市的一家药店里,某款止咳冲剂正在做“买三送一”的活动,正在采购的市民熊惟(化名)说:“肯定是要4盒,哪怕到期了没吃完扔掉,算下来,也比只买1盒划算。”
有效遏制药品浪费仍存瓶颈
买药可以更精准地按需购买吗?药买多了是否有途径转赠转卖?到期了没用上的药能否有效回收?记者调研了解到,遏制药品领域的浪费在多环节存在瓶颈:
小剂量药品供给不足。不少消费者反映,市面上的一些药品单盒份量过大,很难做到按需购买,“经常是遵医嘱用完一个疗程,病好了,药还剩大半”。对此,一位制药业内人士坦言,若单盒剂量由大改小,不但包装成本增加,而且药品总销售额很可能降低。虽然“拆零销售”也能实现按需购买,但药店相关人士表示,药品拆封后储存管理难度大,而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购买拆零药品。
“余药共享”缺乏保障。在近年来流行病较为集中发病期间,一些城市的线上平台和线下社交圈涌现了群众自发的“余药共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紧俏药品的可及性,还缓解了药品浪费。多位临床一线的医生称,一直以来,部分人群对于高值药品的有偿“余药共享”需求不断,尤其是患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和家属,会因治愈或病逝而产生“余药”。相关法律专业人士提醒,有偿的“余药共享”本质上是“买卖”,存在违法风险。因为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销售药品的主体必须要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而这样的主体一般只能是经营单位而非个人。
过期药回收未“成风”。有专家指出,在定期处置过期药时,实际上是在盘点家庭“小药箱”里的浪费,可以对消费者购药形成一定的参考与提醒作用。当前,全国多地均有开展过期药回收,但在实际推行中的效果却不明显。记者在多地的连锁药店走访发现,对于消费者回收过期药的需求,仅有个别药店表示可接收,部分药店称“有回收活动的时候可以收”。“都是那十来个老顾客拿过期药来,半年或一季度来一次,”在南宁市一家明确设有“药品回收点”的药店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时候一个月也没见一个顾客来回收,咨询的也极少。”
多管齐下为药品浪费“急刹车”
为促进家庭药品浪费问题“急刹车”,受访者建议:
一是针对家庭常用药品出台推荐备药量指南。业内人士建议,由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销售方等,针对家庭“小药箱”中常用的药品推出“推荐备药量指南”,可结合药品的有效期限、家庭使用人数等,以列表等形式,为家庭、个人提供合理的备药份量;同时加大宣传,让合理购药、科学备药的节约风尚深入人心。
二是鼓励药品“小包装”,探索合法“余药共享”。专家及受访群众建议,一方面引导药企生产“小包装”“小份装”及独立分装药品,鼓励药品经营平台与机构合理促销,消费者有需求时考虑拆零销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针对未过期的“余药”探索建立安全、合法的共享平台,以盘活家庭药品中的富余资源,减少浪费。
三是建立更完善、可持续的过期药回收机制。专家建议,各地应在充分调研家庭过期药处置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起更完善且可持续的过期药回收机制,明确过期药品回收和处理的责任主体、操作规范、具体流程等,还可以在回收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防止药品浪费的宣教工作。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