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 但非一个中国人,他稍微有点知识,就知道咱们国家是个善于修史的国家,而且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修史的部门是吃皇粮的国家财政正规拨款单位,修史的人员也是享有众望的饱学且有德之士。
而且有意思的是,当一个新的朝代用武力推翻上一个旧朝代,新的政权刚刚稳固下来,它马上着手进行的一件事,就包括修史,组织得力的人马组成专门的机构,修上一朝“国史”。比如唐修隋史,宋修唐史,元修辽金宋史,明修元史,清修明史,民国修清史,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一直是一件非常正式的大事。过去统治者有种认知: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思就是能够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大事情,只有祭祀与争伐。其实,除了这两件大事,修史,也是和祀与戎有同等地位的大事,历代统治者深为重视。因为,正是它,记录了前面的祀与戎。
今天我们这期谈艺录,讲的就是与修史有关的一个文化世家。
说到修史,你可能第一个会想到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第二个会想到同样属于司马家族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没错,这两位司马家族的精英,中华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历来为中华儿女敬仰。但是,《史记》是纪传体,通过记录各个朝代帝王将相的个人传记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是按照时间先后,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们的时间跨度都很长,上下几千年。我刚才列举的本朝专修上朝的国史或者本朝的截至当下的本朝史,如此“包举一代”的断代史都没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出现。
是谁突破了《史记》的构书体系,开创了断代史的新体例?
是谁成为我国古代官方修史的开端?并被从此以后的历代“正史”延用了下来?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大汉史家——班氏家族。
今年夏天8月25日,我在书店买了一本书《班氏家族传》,对于这个家族的班固,班超和班昭都是听说过相关成语故事,知道著《汉书》和投笔从戎,但却仅是皮毛,没有深入的认知,而这本25万字的专门为班家立传的书,也是今年5月份刚刚出版发行,遂买下来学习研读。
这本书的作者王世东是资深记者、媒体人,历史文化专栏作家,笔名“悦史君”。埋首媒体行业多年,辗转长沙、南昌、北京、苏州等地寻本求索,曾深度报道“大毒枭刘招华案”、“西安药家鑫案”、“广东小悦悦事件”等轰动全国的重大新闻,是融媒产业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写作多年,百万+的作品见诸于各大媒体平台,一直致力于通过不一样的解读,带读者摆脱索然无味的故纸堆,重新发现有趣有料的历史文化。《你所不知道的春秋五霸》、《千古风流:周瑜的那些年》等作品正待出版。而这本《班氏家族传》追根溯源,抽丝剥茧,写得也非常好。
我们一起随王世君先生的笔触,来到中华史上有名的班家。由于班家名人太多,我特别分为上下两篇进行介绍。
源起于楚国王族
在《汉书•叙传》的一开篇,其作者班固就不无自豪地写下了祖先的来历:“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这是的“楚”,就是先秦诸侯国楚国,“子文”则是楚国令尹斗彀於莬的字。
班固说得很清楚,班氏先祖的姓氏就是楚国的国姓,他们都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令尹是什么官职呢,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朝廷里的最高职务,总揽军政大权,就是一国之中除了国王,满朝文武中权力最大职位最高的就是令尹。
那么班固姓的这个“班”是如何渊源的呢?班姓出自芈姓,推算起来是上古时期高阳氏的后裔,是春秋时期若敖的后代。若敖是谁呢?他就是楚国的国君熊仪。熊仪是楚国第14任国君熊咢的儿子,公元前764年,在位27岁的熊仪去世,因死后葬在若敖,被尊为“若敖”,也就是楚国国君谥号伊始。
熊仪死后,他的长子熊坎继任为楚国国君。幼子斗伯比则以他的谥号若敖为氏,而斗伯比又因被封于斗邑这个地方,于是以地为姓,始姓为斗。斗伯比和表妹郧国国君之女偷情生下一个儿子,郧夫人为了给没出嫁的女儿遮丑,将这个孩子丢弃在云梦泽北(今湖北天门市境内),被母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豰”,意思是“虎乳育的”。楚的附庸国郧国国君出猎时觉得很惊奇,抱回这个孩子抚养。郧夫人一看丢弃的外甥又被外公拾回来了,于是派人找到斗伯比,让他赶快来提亲,把表妹和这个小孩子一起带走。斗伯比于是娶了表妹,并带回自己的私生子,为纪念儿子的特殊经历,取名豰於莬,字子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的“於菟”舞
斗彀於莬吃虎乳长大,因虎身有斑纹,所以子文又叫斗斑。后代“以王父字为氏”,就用“斑”为姓氏。“班”和“斑”通用,后改成“班”。
这么顺下来,子文是国君熊仪的孙子,是楚国的王族人物,古代的楚国在今湖北,湖南一带。班氏望族居住在扶风(今陕西省咸阳县东),班姓后人奉斗子文斗班为得姓始,于是,班固等后人自豪得称自己 “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
斗伯比在父亲熊仪和兄长熊坎在位期间,开始步入楚国政坛,积累从政经验。熊坎死后,儿子熊眴和熊通相继即位,斗伯比于这两个侄子在位期间,出谋划策,随军出征,立下汗马功劳。公元前704年,熊通向周天子请求尊封名号未果后,悍然称王,成为楚国第一个国王,也开了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其后,楚国多处出征,渐成霸主,斗伯比居功至伟,被提升为楚国令尹。子文随着父亲地位的提升,也步入政坛。公元前664年,子文成为楚国令尹。
武汉东湖斗彀於莬的纪念雕像
子文当令尹后,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子文具治国安邦之雄才,有文韬武略之奇谋,而且为官廉洁,处事公平,不徇私情。为了帮助楚国渡过难关,带头把自己的所有家产全部捐献出来,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慷慨激昂的成语:毁家纾难。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初立,由于齐国强大,楚国采取了尊周亲诸侯政策,于是楚地千里,楚成王、斗子文审时度势,谨慎谋划、奋发进取。
武汉市区楚国四大名相纪念雕像:子文、孙叔敖、叶公、黄歇
公元前641年(楚成王三十一年),诸侯盟于齐。参加盟会的有陈、蔡、楚、郑、鲁等共有六国,六国中楚国实力最强,故真正主盟者是楚成王,会上各国实际上承认了楚成王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26年,楚成王被太子商臣逼迫自杀,商臣即位成为楚穆王,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他的儿子熊旅即位,为楚庄王。楚庄王一开始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后来改正“错误”,积极勤政,留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美谈。楚庄王任子文的儿子斗般为令尹,北上展开霸业,陈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追问“九鼎”大小轻重,想取周朝而代之。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听信斗般的堂弟斗越椒的谗言杀害了斗般,任斗越椒为令尹。后斗越椒谋反,试图杀死楚庄王,被楚庄王手下神箭手养由基射死。楚庄王获胜后,对若敖氏家族进行清算,斗越椒之子苗贲逃亡晋国,其余全部被杀。而此时,子文的孙子斗克黄出使齐国,一代明主楚庄王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认为子文对楚国立下卓越功绩,不可使其无后,依然让斗克黄做楚国箴尹(即谏官),把他的名字改为斗生。
斗生之子斗弃疾,生下儿子斗韦龟,斗韦龟很有政治头脑,让自己的儿子斗成然傍上楚康王熊招(楚庄王死后太子熊审继位成为楚共王,楚共王去世长子熊招继位)的五弟公子弃疾。后来公子弃疾在二哥楚灵王(即著名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的楚王)死后,登上王位,改名为居,于是这个熊居成为史上的楚平王。斗成然居功自傲,上任令尹1年后即被楚平王杀死。斗成然的儿子斗率成为郧国公,与弟弟斗怀等族人在郧国生存。
公元前224年,秦国崛起,大将王翦率60万大军攻打楚国,1年后楚王熊负刍被俘,楚国由是灭亡。为防止楚国遗民叛乱,秦王赢政将他们陆续迁离楚国原境。子文的后裔最终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落户原晋、代国之间。为继续存活,隐姓埋名,以祖先子文的名“班”为姓。
至此,班氏家族开始正式出现于中国历史舞台上。
子文作为一代明相为人怀念,明朝大学士王守仁路过虎乳岩时,赋诗一首《过子文故里有感》,诗曰:
胜地传於菟,声名爵里存。
神灵腓异物,忠孝锡贤孔。
岩石蔚然古,风流遐不暄。
谁人住刚武,虎乳在方言。
湖北安陆虎乳崖雕像
斗子文的故里在今云梦县义堂镇。云梦因地处古云梦泽和拥有“云梦古城”而得名,有“云的故乡、梦的摇篮、法的圣地”之美称。云梦隶属湖北省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县境北接安陆市、西连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现辖9镇3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60万。
子文故里湖北云梦县图片
班氏家族仕途再出发
秦始皇统一天下,对前六国贵族实行严苛监管,班氏家族为躲避可能的追捕和残杀,不断迁徙。一个叫班壹的年轻人带领族人来到楼烦,就是现在的山西宁武附近安定下来。
班壹躲避战乱迁居楼烦(今山西宁武),以畜牧起家,一致有牛、马、羊数千群。
山西原平县班氏故里
秦朝命短,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响应进行复国,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起兵反秦,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班氏族人班拓前去投靠。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立熊心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不久,又暗令英布将义帝熊心杀死。班拓认为项羽背叛楚国,于是转而投靠刘邦,刘邦号称为义帝报仇,率领天下诸侯攻打项羽,开始楚汉4年之战。
公元前202年,项羽带领最后的28骑逃至乌江,四面楚歌中汉军中有一个人无所畏惧地冲向天下第一猛将项羽,挥刀砍中项羽左臂,项羽回出致命一击,此人倒在项羽刀下,光荣殉死于他心中的故楚国。这个人就是一心念念不忘为义帝复仇的班拓。受伤后的项羽无力抵挡汉军,挥刀自刎。同年,刘邦登基,大汉开国。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恢复社会经济,让百姓安居乐业。宁武畜牧的班壹及其家族于是更有财力,史称班壹在孝惠高后时代“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财富达致顶峰。
班壹开始规划家族人的未来,让儿子班孺积极帮助乡邻,运用巨额财产参与州郡事务。景帝刘启时发生七国之乱,班孺抚恤乱中受波及的乡邻,州郡官员对他非常敬佩,班孺的儿子班长通过家族的巨大影响力,到州郡做事,步入仕途。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成为史上著名汉武大帝,先是统一思想,又派名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出击匈奴,还派出张骞出使西域,臣服诸国。此间,班长驰骋疆场,抗击匈奴,立下战功,官至上谷郡守,由是拉开班氏家族在汉朝的仕途之路。
班长之子班回才能出众,当上长子令。班回的儿子班况被推举为孝廉,当任郎官。公元前49年,汉元帝刘奭继位,班况被提升为上河农都尉,后入朝任左曹越骑校尉,属于年俸二千石的高官。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他的母亲王政君成为皇太后,1年后,汉成帝向天下广选天下美女,班况的女儿被选中了。班姑娘文才出众,受到汉成帝喜爱从少使升为婕妤,仅次于皇后和昭仪,从此,这个班家女被称为班婕妤。
汉成帝为班婕妤的美貌及文才所吸引,很喜爱班婕妤。班婕妤没有恃宠而骄,一切举止言行都依古礼。赵飞燕姐妹入宫后,汉成帝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由于赵飞燕姐妹诬陷迫害,班婕妤为自保请求居住深宫,作《团扇歌》。她感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独寂寞:
“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秋凉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汉成帝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公元2年,班婕妤病逝,时年约40余岁。
陕西省咸阳市汉成帝延陵东北约600米处班婕妤墓
班婕妤入宫得宠时,她的兄弟班伯,班斿、班稚也受到重用。
班伯,是一位学术精深的学者,官封定襄大守,死于班婕妤去世之前。
班斿(yóu,同“游”),官拜谏议大夫,汉成帝非常器重他,把皇宫里的中秘之书的副本赏赐给他。班斿不幸早逝,把赐书传给了儿子班嗣,班嗣也成为饱学之士。当时,很多好学的人不远千里来到班府,就是想看中秘之书的副本。
班稚,任黄门郎,中常侍。汉哀帝刘欣(刘骜的侄子)即位后,班稚被任命为西河属国都尉,再后来就任广平相。
班家开始著史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王政君太皇太后立中山王刘衎 (kàn)为帝,是为汉平帝。
此时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势力渐渐抬头,很多官员都向王莽表示忠心,但是班稚不愿意为其歌功颂德,于是御史大夫甄丰鼓动部下揭发班稚,说其对朝政不满。班稚出于自保考虑,上书谢罪。朝庭将其撤职之后,降为延陵园郎。
班稚摆脱政事,每天翻看二哥班斿留下的“秘书之副”,照顾儿子班彪。公元8年,王莽逼迫姑母王政君交出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国号为“新”。此时班彪6岁,与堂兄班嗣一起学习,兄弟俩学识广博,名声渐起。
王莽代汉建立新朝
班稚去世后,班彪遵照父亲嘱咐,从不涉足政治,安心读书隐居。公元23年,绿林军起义立西汉长沙王刘发后代刘玄为更始皇帝,同年九月,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天下大乱的形势并没有得以改变,班彪与班嗣商量决定将中秘之书副本收藏保管,班彪一路向西,寻找合适的庇护地,班嗣则云游四海,践行老庄之志。
班彪
几个月后,班彪等人来到上邽(guī,今甘肃天水),隗嚣在此拥兵割据。公元25年,刘秀于河北鄗( hào 城(今河北柏乡县)称帝,奉国号为“汉”,天下仍有许多割据势力,隗嚣也有意乘乱建立政权。因班彪是汉朝国戚,自然奉汉为正朔,遂写了《王命论》,试图说服隗嚣支持汉朝复兴。但隗嚣不听,班彪带领家人离开上邽投奔同是汉朝外戚的行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远行途中写下《北征赋》感时伤世。
《北征赋》
在窦融管理下,河西成了乱世中的一方净土。班彪力劝窦融归附汉光武帝刘秀,多次执笔为窦融上书刘秀言事,文采非常好,刘秀印象很深。公元36年,刘秀见到窦融,询问之前奏章谁写的,知道了是班彪所为。
班彪上书刘秀的奏章所言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刘秀马上派人召唤班彪相见,赏识班彪之才,任命为徐令。赴任途中,来到海边,看到无垠的大海,心潮澎湃,提笔写下《览海赋》,想象自己骑上神话中的巨鸟,尽情遨游在海天之间。此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海赋。
后来班彪对边地及与匈奴和亲问题也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光武帝十分重视。东汉定都洛阳, 班彪在这里借助自家的中秘之本,补写司马迁《史记》汉武帝太初四年之后的所有历史,还贯穿一些异闻见解,完成《史记后传》,侧重对历史的梳理和点评。
班彪的《史记后传》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但却为儿子班固著述《汉书》打下基础。公元54年,班彪去世于任上,享年52岁。班彪的一生,处于两汉之际的复杂历史形势中,但他鼓吹“王命”,促进统一,于中国历史上撰写《史记后传》,留下三赋,可谓不朽。《后汉书》作者范晔写班彪一生后这样评价:
“班彪以通儒之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彼将以世运未弘,非所谓贱焉耻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通儒班彪离世,他的三个优秀儿女开始登上中国文化的舞台。